1、药品行业如何进行企业培训?
诚然,药品在药店的销售过程中,店员所起的作用是毋庸置疑、不可替代的。通过对药店店员的培训不仅可以体现制药工业依托店员来提高自己的产品销量,且可以更能体现自我药疗的社会价值!因而很多制药工业将培训特别是产品知识的培训作为最直接、最经济、最有效的市场营销手段,而且把这项工作列为OTC工作的核心任务之一。 但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尽管制药工业把药店的店员作为重点工作对象,通过OTC代表的日常拜访进行日常培训、通过药店每月例会进行集中培训,期望通过培训来使他们掌握相关的产品知识和卖点,达到向消费者主动推荐的目的,但是实际的情况却不容乐观。一方面连锁药店没有把培训作为提升店员技能的利器,反而收入收取制药工业的高额培训费用当做营业外收入,另一方面,对药店的店员而言,大部分的店员将培训当做了一种负担,抵触情绪特别大。 这种情况的出现令制药工业异常尴尬,不做培训竞品的终端拦截更加严重,对品牌工业而言,连锁药店的市场份额越来越萎缩,做培训不仅要负担高昂的成本费用,且培训后销量没有实质性的提升!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笔者先后走访了沈阳、长春、北京、深圳、长沙、杭州等十余城市,与这些城市的主流连锁药店做了沟通,大致可归纳如下几点: 1.程序化的培训流程:制药工业在集中培训上通常都采用会议的方式,把店员集中在一起,由工业厂家代表讲一些产品知识,中间穿插几个有奖问答或者抽奖环节。而店员的日常拜访培训也一样,几句产品知识介绍加上小礼品的诱惑………, 久而久之,程式化的培训方式难免使人产生厌倦感。 2.千人一面的产品知识:各制药工业在产品卖点上均表现雷同,产品知识上的介绍缺少对疾病病症的描述,与竞品的比较上,无强有力的说辞,更不能告诉店员如何用精简、干练的语言打动消费者。无疑这些产品知识对店员的销售帮助没有任何效果! 3.填鸭式的表现方式:制药工业在培训表现方式上多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老师的语言枯燥无味、如同嚼蜡,缺乏吸引力,不能引起共鸣,而听着店员则硬着头皮混混欲睡的听。 4.行政压力的束缚:由于连锁药店舍不得占用店员工作时间,因而针对店员的培训往往是以牺牲个人的休息时间为代价。如不去参加,行政压力的干预将使职业生涯或者薪资收入降低,只能不得已而为之的参加。带着如此情绪去听课,其效果就更可想而知了。 正式上述的这些原因造成了制药工业培训的尴尬局面,令制药工业的此举变得举步维艰,更令众多制药工业的市场营销人员苦恼不已。那么面对这些问题,做为制药工业该如何去解决呢?带着这个问题加上笔者多年在连锁药店的培训经验,认为工业企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 层级化实施的培训管理: 就是按着听课者的层级来组织培训课程,即针对店员、店长、门店管理部、商品部、采购部等设计不同的课程。毕竟不同岗位的员工思考问题的层次和角度是不一样的,拿店员来说,如讲门店管理的课程无疑超出了其日常工作范围,同样针对店长来说,如何设计促销方案的课程也超出了其工作权限!俗话说的好:屁股决定思维!就是指这个道理。针对不同的岗位的人组织实施不同的培训课程,不仅有助于调动连锁药店各层级的兴趣度,而且更能建立与之深度合作的吸引力。 在这一点上昆明滇虹药业率先在业内进行了突破,如针对营运总监的组织了《将你的药店引入动车时代》高峰论坛;针对采购总监组织了《走出非药品经营的“蜗居”时代》的峰会;针对药店营运部提供的《“非诚勿扰”的客流量》、《“不见不散”的毛利率》、《寻找提升促销效率的“钥匙”》;针对店长提供的《吹响“客单价”的集结号》;针对店员提供的如何《如何售卖外用药》等,这些培训课程在与其合作的连锁药店中引起了很好的反应,受到了这些连锁高层的一致认可!并使得其部分品种在这些连锁中销量达到了200%的提升! 2、 多样化的培训形式: 我们知道,现在大部分连锁药店的店员都是 80、90后员工,他们的性格特点是“个性张扬,追求自由”。而现阶段大部分制药工业的培训形式都拘泥于传统式的“填鸭式教育”,因此结合这些店员的特点,应采用联谊活动、户外拓展、野外郊游的方式进行培训,将这些培训融入到这些活动中,在满足其表现欲望过程中,穿插入如挖宝、有奖竞猜等互动性、娱乐性的产品知识内容,在寓教于乐中进行不断强化店员的产品知识。 多样化的培训形式不仅适用在店员身上,在连锁药店的其他层级也可以进行,如针对高端营运总监或者采购总监,培训的课程益采用案例分析讨论在进行,在讨论中学习、在讨论中整理经营思绪,达到开卷有益的效果;此外还可以组织高管异地学习的方式。尽管这些课程从表面上看与产品的销售无关,但是此类培训活动对客情关系的巩固、销售资源的换取起到了无可比拟的推动作用。 3、 培训内容上的实战性: